長跑時如何加載鹽
希臘科學家於 2022 年 3 月 19 日在國家醫學圖書館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,鹽是馬拉鬆等長距離比賽中非常重要的營養成分。
因此,當運動員減掉的體重超過其體重的 4% 時,成績就會下降。原因是脫水和鹽分流失,或肌糖原減少,或兩者兼而有之。因此,在馬拉鬆等長距離比賽中,鹽的攝入對於避免抽筋至關重要。
其他研究表明,抽筋也來自神經系統反應。但是,這並不意味着運動員不需要補充鹽分。
跑者經常在賽道上談論電解質和飲用電解質飲料。電解質實際上是鹽類(也稱爲鈉/鈉),在比賽中會隨着出汗而流失。但市面上的電解質飲料大多電解質含量很少(礦物鹽),比運動飲料更清爽。因此,在玩耍時加鹽就顯得尤爲必要。

體內的鹽分通過汗液流失。所以要計算加鹽量,首先要計算出汗的流失量。這稱爲“出汗率”計算,非常簡單:
- 跑步前上體重秤並查看體重。稱重時注意避免穿多件衣服,容易使重量歪斜。
- 在街上跑 1 小時,最好是在比賽時間(如果您參加的是馬拉鬆比賽,則爲早上 7 點到 8 點之間)並按照比賽的節奏進行。盡量不要喝水。
- 跑步後上體重秤並查看指數。
兩個重量之間的千克差就是我們在跑步時出汗流失的水量。例如,跑前體重爲60kg,跑後體重爲59kg,則流失的水分相當於1kg,即1升水。
汗液中含有鹽分,無論出汗量多少,鹽分的濃度都是恆定的。要計算每個人一升汗液中含鹽量的確切數量,需要專門的機器。但是有一些更簡單的方法可以估算體內的鹽分含量。如果汗液流進眼睛有刺痛感,或者跑完後衣服上有很多白色條紋,那麼鹽分含量可能在1000-1500毫克/升汗液之間。如果沒有這些現象,食鹽量可以在500-700mg之間。通常,由於童年時期的遺傳和烹飪特徵,亞洲人的鹽攝入量高於歐洲人。
根據 BoiDapChay 俱樂部(遊泳、自行車、跑步)創始人兼教練 Pham Minh Quang 先生的說法,跑步者不需要攝入足夠的鹽分。比如參加馬拉鬆比賽,前兩個小時,跑者可能不需要攝入鹽分,因爲體內的鹽分儲備還是足夠的,不會影響到身體和小腿。如果你設定了一個跑 sub4 馬拉鬆的目標,跑者只需要在剩下的一半估計時間裏注意鹽分即可。
裝多少鹽要因人而異,需要時間自己去試驗和吸取經驗。但是,我們可以從補充 50% 丟失的鹽開始。例如,我們失去 1000 毫克/升的汗水,每小時跑步減少 1 升汗水意味着我們必須每小時補充 500 毫克的鹽,以完成剩下的 2 個小時的比賽。
在當今市場上,公路運動比賽中需要裝載的鹽分有很多種。最受歡迎的仍然是鹽膠囊。 500毫克鹽相當於兩顆膠囊(每顆含約250毫克)。還有許多其他產品,例如加鹽的碳水化合物粉,甚至許多專業運動員也使用 Oresol - 一種熟悉的治療腹瀉的產品。每包 Oresol 含有約 500 毫克的鹽。但跑者需要注意,根據藥物的使用適應症,將足量的水與Oresol混合。在每款產品的包裝上,都有一份營養成分表,因此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每款產品的含鹽量。
“如果我們嘗試50%的水平,但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後,我們仍然看到腿部抽筋的跡象,我們可以嘗試將其增加到60%或70%,”Quang先生建議道。攝入過多的鹽分而沒有足夠的水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,甚至對身體造成危險,因爲鹽分會增加體內的透水性,將水分從細胞中抽出,從而導致脫水。 .
對於那些運動量足夠並想提高表現的人來說,鹽是一個重要的拼圖。對於新跑者來說,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練習,積累每周、每月遞增的跑步裏程數,讓身體適應馬拉鬆的高強度跑步,然後計算出能量、鹽分和水分的謎題。
